吕尧臣,宜兴人,生于1941年,2005年正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随紫砂名家吴云根学艺。四十余年的陶艺生涯,新品层出,风格韵秀而古朴。尤独创之"吕氏绞泥"出神入化,堪称一绝,海外有"壶艺魔术师"之称,作品与"黄金争价",屡为"故宫博物院"国务院、"紫光阁"等单位收藏。
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著名紫砂老艺人吴云根学习紫砂技艺。1970年进紫砂研究所从事紫砂造型设计,期间创作的《竹庐茶具》、《玉带壶》、《竹圈酒具》等作品屡获全国陶瓷美术评比金奖,有"创作大师"之誉。50余年的陶艺生涯,新品层出,风格韵秀而古朴。他的作品造型新颖别致,做工细腻严谨,深受紫砂同好和陶瓷专家赞叹,并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以当代珍品收藏。
作品造型新颖别致,做工细腻严谨,深受紫砂同好和陶瓷专家赞叹,并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以当代珍品收藏。吕尧臣强于思考,观察敏锐,紫砂制作技巧扎实。在五十多年的创作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其能于生活中捕捉美的形式,大胆构思尝试,结合紫砂特质加以创作。设计独特出众、奇趣无穷,整体造型比例恰当,意涵深刻隽永,配合独树一帜的制壶手法,散发着强烈的艺术气息,兼具传统基础的深度及现代感,并顾及实用性。
因其对中国陶艺的创造性贡献,1992年被载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并成为"世界名人协会"终身会员。1993年荣获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著名美术评论家陈传席评价其艺术"包前孕后,开百年新风"。南京师范大学王星琦教授誉之为"壶艺毕加索"。
吴云根(1892-1969),又名芝莱,宜兴紫砂名艺人。14岁向汪生義学艺,与汪宝根、朱可心为师兄弟,是紫砂七大名艺人之一,其制壶风格朴实稳重,擅长光素器、筋纹器制作,于仿制传统中别抒机心,善作变化,给人以新颖之感,享有“出神入化”之美誉。为当今紫砂艺术界培养出了如高海庚、汪寅仙、吕尧臣以及葛明仙、何挺初、范洪泉等极有影响的紫砂艺术大师和名家。
吴云根是著名的壶坛宗师,在紫砂工艺人才培养上做出了尤为突出的贡献。当今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几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如汪寅仙、吕尧臣、鲍志强等都曾经得到他的言传身教,显示出他对当今紫砂艺术界的深刻影响。所谓壶如其人,吴云根的作品温厚稳重、朴雅润泽。他在艺术上博采众长,成就卓越,蜚声壶界,并有“声名盖及师,来者有几人”的赞语。
汪寅仙,女,1943年生于宜兴,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紫砂制作技艺传承代表人,师从老艺人吴云根。 查看详情》
吕尧臣,1941年生于宜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5年正高。随紫砂名家吴云根学艺。四十余年的陶艺生涯,新品层出,风格韵秀而古朴。尤独创之"吕氏绞泥"出神入化,堪称一绝,海外有"壶艺魔术师"之称,作品与"黄金争价",屡为"故宫博物院"、"紫光阁"等单位收藏。 查看详情》
何挺初,1940年生于陶都宜兴。195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制壶名家吴云根先生,从事紫砂工艺制作和创作,其间又得到顾景舟大师的指点。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