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湘君,女,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2年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1957年生于宜兴,197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后师承高级工艺美术师李碧芳,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谢曼伦。先后两次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北京清华大学)进修培训,三次参加中国工艺及省人事厅、省工美举办的高级研修班。
擅长陶瓷紫砂壶的设计创作,尤其在花器中的竹器,具有独特的个性风格。作品分获国家轻工业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工美、省工美等各类创新评比金奖、银奖数十个,并被无锡市博物馆、中南海紫光阁、韩国陶瓷文化博物馆永久收藏。
高湘君紫砂壶作品在集承师传统和花器基础上,力求创新,对紫砂文化有一定的研究。技术全面,功底扎实,壶艺作品完美,精细,形成自己个性风格。多年壶艺研究和制作经验的积累,现今高湘君紫砂壶作品在香港,台湾以及国内已颇有名气,深受壶艺爱好界人士的青睐及珍藏。
高湘君先后师从李碧芳和谢曼伦,两位师傅无私的态度至今让高湘君心存感恩。人总说“一个人的作品风格与其性格有关”,在谢曼伦身边十几年的高湘君也与师傅一样,行为做事有着男子汉一样的气魄。
善做竹器的高湘君作品风格其实非常广义,方、圆、花、素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高湘君紫砂壶作品在集承师传统和花器基础上,力求创新,对紫砂文化有一定的研究。技术全面,功底扎实,壶艺作品完美,精细,形成自己个性风格。多年壶艺研究和制作经验的积累,现今高湘君紫砂壶作品在香港,台湾以及国内已颇有名气,深受壶艺爱好界人士的青睐及珍藏。在国内行业大展中屡获奖项。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在我的从艺之路上,除了李碧芳、谢曼伦两位恩师外,还有幸得到了顾景舟、朱可心等前辈的指教。我制作的“上新桥壶”、“石瓢壶”就是顾景舟大师教的,“鱼化龙壶”是朱可心大师教的。直到现在,我还十分怀念当时的学习环境、学习气氛,更敬佩大师们的敬业精神与宽广胸怀。虽然我不是顾大师、朱大师的入室弟子,但他们打破师门之见,无私地把技艺传给后学者,而且非常认真。当时大家都在一个大教室里面,师傅在南面窗下作业,徒弟在北面的窗下用功,多位大师级师傅也与大家在一起做壶。
除了两位大师,其他师傅也是只要我们想学,就会热情无私地教我们。大师们的传艺态度非常认真,真心实意地教,手把手地教。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良好的学艺环境,有着多位师傅的传艺,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受到了严格培训和多师指教。可以说,过去各位师傅无论是做壶的技艺还是做人的品德,都值得我们学习。
高湘君始终是这样认为,做壶做壶,壶是花功夫做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做壶做的是功夫。她会像在单位上班一样给自己规定了工作时间,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就得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工作。手上更要追求细致,对紫砂的那种细节处理,力求完美。
高湘君有不为人知的细腻的内心,对于生活中纯真美好的东西,她比别人更能敏感地感受和发现,或者说她有着善于发现美好的眼睛和心灵,而当生活遇到困难,她也总能向着积极的一面努力。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也是紫砂厂最不景气的时候,有不少人选择离开紫砂厂,甚至离开这个行业。高湘君是为数不多选择留守的人之一。
保持一颗平常心,她常说“做紫砂的人耳朵要是空的”。只有做到心静,才能把作品做好。作为一名从事紫砂艺术的人,用心做壶,就是要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精雕细琢,不断追求壶艺的完美,不断把紫砂艺术向前推进,让作品经得起检验,无愧于时代。
对于高湘君来说,无论紫砂行业处于什么样的情况,都会保持一颗平常心,从容淡定的她就和手下宁折不弯的老竹一样,全心全意地做着每一件紫砂壶作品,不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她一直记着老一辈艺人的教诲“做壶的人先要学会做人”,不能过分地追求名利,只有用心做,才会真正有收获。
高湘君擅长紫砂壶的创作设计,尤其在花器中的竹器,具有独特的个性风格。
高湘君的圆器壶要求达到“圆、稳、匀、正”讲究“柔中有刚”、“珠圆玉润”、“骨肉亭匀”,就是圆中有变化,大小、曲直要匀称。一件完美的紫砂圆器壶,是艺术和技术统一的结果,是紫砂把日常生活用品提炼到具有美学欣赏价值的高度,把她那“形、神、气、态”完全展示在人们面前。
其作品获国家轻工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工美、省工美等各类创新评比金奖、银奖数十个。并被中南海紫光阁、韩国陶瓷文化博物馆永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