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芳介绍标题
宜兴紫砂名家李碧芳介绍

李碧芳,女,高级工艺美术师,朱可心老艺人高徒。1939年12月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2004年年底仙逝。1955年10月考进紫砂工艺厂,师承著名老艺人朱可心先生,学习紫砂工艺,1958年8月受聘任紫砂工艺辅导,开始培训学徒,先后连续二十多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技术人才,共计数百人次。1982年镇江地区授予工艺美术师称号,1983年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学习造型、设计、制图,1984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研究所,从事新产品开发、设计、创作,1989年晋升为高级工艺美术师。

李碧芳老师的紫海生涯近五十载,期间培桃育李,不知攻克多少紫砂难关。在传承朱可心老人优良传统作品的同事,不断学习,向同道取经,创作开发了一百多个新品,更与多位著名书画家、美学家、陶艺家合作了许多精品。作品多以纯朴的本质、优雅端庄的形态、精湛的手工技法体现,作品深受海内外藏家喜爱。

1939年,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
1955年,从师朱可心学习紫砂工艺
1958年8月起,任小辅导培训艺徒,连续20多年培养了几百人次的技艺人才
1972由潘春芳设计、李碧芳制作的《花提壶》被上海博物馆收藏
1980被陶瓷公司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1-1983连续三年被陶瓷公司和宜兴市丁蜀镇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3创作设计的《五彩筋瓤小壶》获江苏省四新产品二等奖
1985创新的《九头君芳茶具》获省级三等奖
1987作品《井栏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1988制作由张守智设计的《春炉提梁壶》被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
19881.16《扬子晚报》题为《菱玉生辉》刊登李碧芳设计创作的《红砂菱玉壶》
1989创作的《天中迎瑞壶》获新产品设计三等奖
1990获由国家轻工部颁发的“从事工艺美术行业工作三十周年荣誉证书”
1990因建造宜兴古陶瓷作坊捐赠《天中迎瑞壶》、《天中朝凤壶》各一把
1991.3.9《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制作的《墨绿九头梅椿茶具》
1993年,应邀赴新加坡、泰国、香港参展及考察
1999.11为“有壶同享,有难同当”两岸紫砂茗壶赈灾义卖会捐赠《陶灵壶》
2000制作的《中井栏壶》献给无锡博物馆收藏

李碧芳介绍标题

朱可心(1904年10月~1986年3月26日),艺名可心,寓意“虚心者,可师也”,15岁时拜汪升义为师,与吴云根,汪宝根结为师友。31年受聘于宜兴陶瓷职业学校任技师、工场教员,作品“云龙鼎”美国芝加哥博览会“特级优奖”。54年受命组建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为宜兴紫砂工艺厂创始人之一,56年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

朱可心先生艺术造诣深,设计能力强,善于从自然界汲取创作灵感和题材,风格深厚淳,法度合宜。其辛勤培育紫砂塑器的多技艺人才,有建树者甚多。且经常作现场指教,使整个紫砂塑器技艺得以普遍提高。

朱可心是一位不断进取的艺人,作品多洋溢时代气息。壶艺风格浑厚淳朴,法度合宜,善于从自然及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和素材。辛勤培育紫砂塑气技艺人才,有李碧芳、汪寅仙、谢曼伦、曹婉芬等。

李碧芳老师于1955年10月考进紫砂工艺厂,师承著名老艺人朱可心先生,学习紫砂工艺。她不断进取,在紫砂艺陶制作技艺上,不仅掌握了光器、花器、筋瓢器门类制作的泥性和技法,还悉心学习其他老艺人的长处,为己所用,不断攻克技术难关,不断攀登技术高峰。李碧芳心灵手巧,学习成绩优秀,她是女生中的佼佼者,常常得到师傅的赞扬和各级部门领导的表彰。

李碧芳继承老艺人朱可心之真传,擅长制作“花器”,也练就了一手制作光素器、筋纹器的硬功夫,再加上自身对紫砂文化的领悟和发挥,不仅创作了许多精美的作品,也创新设计了近百个新产品,制壶技法全面,光素器、筋纹器、花货均有所长,作品端庄大方。

国大师徐秀棠题词 李碧芳和师傅朱可心及同学合影

朱可心先生的高超技艺和待人宽厚的艺品艺德,传给了李碧芳老师,李碧芳对待紫砂艺术是一丝不苟的,自己的儿子如果要参与到其中来,也要认真踏实刻苦。李碧芳生活中虽然平易近人、处事谦和,但关乎工作、关乎紫砂艺术的事情,是毫不怠慢的。所以,无论是对自己的孩子,还是对待自己的徒弟们,李碧芳都是严格要求、说一不二的。

李碧芳为了让陈岩能够准确掌握制壶的力度、角度和运行手势,她几乎是手把手地教他。为陈岩以后制作紫砂夯实了基础,这让他获益匪浅,坚定了他从事紫砂事业的决心。如今陈岩老师已经成为紫砂界的中坚力量。

李碧芳投身紫砂艺术以来,她在师傅身上不但学到了一手扎实娴熟的技艺,更重要的是她秉承了传统文化和老艺人的优秀品德。为培养更多更好的紫砂接班人倾注心血,默默无声地工作着。

李碧芳自1958年起担任紫砂厂的技术辅导工作,她工作兢兢业业,爱徒如子,热诚关怀悉心指导。她以自己的艺品艺德为紫砂事业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先后达200多人,桃李满园,有的已成为紫砂界的国大师、省大师省名人,如吴鸣、蒋小彦、葛陶中等皆是紫砂界的佼佼者。

李碧芳设计的壶型样稿 李碧芳和弟子吴鸣、蒋小彦、高湘君等合影
李碧芳介绍标题

李碧芳老师深得老艺人朱可心先生真传,作品形中见气,气中露质,多以纯朴的本质、优雅端庄的形态、精湛的手工技法体现,充满奇思妙想,将艺术和工艺充分相融,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巧思。作品深受海内外藏家喜爱。

李碧芳紫砂壶拍卖行情 李碧芳紫砂壶拍卖行情 李碧芳紫砂壶拍卖行情 李碧芳紫砂壶拍卖行情 李碧芳紫砂壶拍卖行情 李碧芳紫砂壶拍卖行情
李碧芳介绍标题

李碧芳的紫海生涯近五十载,期间培桃育李,不知攻克多少紫砂难关。精湛的技法在壶艺上流淌出厚重和滋润,展现她平淡的心境和高雅的气韵风骨。在传承朱可心老人优良传统作品的同时,不断学习,向同道取经,创作开发了一百多个新品,更与多位著名书画家、美学家、陶艺家合作了许多精品。博得合作者的赞赏和藏家的好评。

李碧芳和同学参加江苏省陶瓷展览活动 老艺人朱可心和李碧芳等弟子合影 李碧芳和曹婉芬、李昌鸿等考察青瓷古窑 紫砂泰斗顾景舟和李碧芳、周桂珍、曹婉芬等合影 李碧芳亲传爱子陈岩壶艺 李碧芳和汪寅仙、曹婉芬、谢曼伦等合影 李碧芳和汪寅仙、谭泉海、陈国良等在新加坡参加交流活动 李碧芳和汪寅仙等参加中国紫砂名人作品展 李碧芳和书画家范曾交流技艺 李碧芳和师兄妹参加《朱可心紫砂陶艺百年纪念》首发仪式 老艺人蒋蓉题词 国大师鲍志强题词 省大师鲍仲梅题词
陈岩大师紫砂壶作品标题
红博炉壶
紫砂壶红博炉壶
作者:李碧芳 编号:921050
泥料:原一厂老红泥 容量:230CC
博炉壶
紫砂壶博炉壶
作者:李碧芳 编号:921051
泥料:原一厂绿泥 容量:230CC
笑樱壶
紫砂壶笑樱壶
作者:李碧芳 编号:921079
泥料:原一厂老红泥 容量:370CC
六方掇球壶
紫砂壶六方掇球壶
作者:李碧芳 编号:919552
泥料:原矿老底槽清 容量:740CC
飞凤壶
紫砂壶飞凤壶
作者:李碧芳 编号:039401
泥料:原矿老黑泥 容量:360CC
星空
紫砂壶星空
作者:李碧芳 编号:039404
泥料:原一厂老墨绿泥 容量:280CC
红云佛
紫砂壶红云佛
作者:李碧芳 编号:039405
泥料:原一厂老红泥 容量:300CC
双线提梁
紫砂壶双线提梁
作者:李碧芳 编号:039431
泥料:原一厂芝麻段泥 容量:520CC
艺瓢(吴鸣书铭)
紫砂壶艺瓢(吴鸣书铭)
作者:李碧芳 编号:039419
泥料:原一厂老紫泥 容量:500CC
双线提梁壶(范曾书铭.孤品)
紫砂壶双线提梁壶(范曾书铭.孤品)
作者:李碧芳 编号:919337
泥料:原矿老紫泥 容量:560CC
仲芳圆壶
紫砂壶仲芳圆壶
作者:李碧芳 编号:920362
泥料:原一厂老墨绿泥 容量:230CC
神云(陈岩铭)
紫砂壶神云(陈岩铭)
作者:李碧芳 编号:919612
泥料:原一厂老黑料 容量:220CC
三足周盘(高式熊书·谭泉海刻)
紫砂壶三足周盘(高式熊书·谭泉海刻)
作者:李碧芳 编号:039429
泥料:原矿老底槽清 容量:520CC
井栏壶(谭泉海铭)
紫砂壶井栏壶(谭泉海铭)
作者:李碧芳 编号:920896
泥料:原矿老紫泥 容量:330CC
九件梅花玉柱组壶
紫砂壶九件梅花玉柱组壶
作者:李碧芳 编号:919370
泥料:原矿老紫泥 容量:700CC
陈岩介绍标题
淘壶人宜兴紫砂名家陈岩介绍

陈岩,1965年生于江苏宜兴,2019年高工,国家一级高级技师,高级乡村技师,齐鲁工业大学陶瓷与琉璃文化研究院客座教授。师从国大师谭泉海、母亲李碧芳、国大师吕尧臣。经过三十多年来的历练,在传承紫砂自明清来的全手工手法和技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创作风格,继承母亲筋纹器的设计和制作精髓,通过“以形写神”突出自己的艺术创作风格,创作出了很多深受壶艺收藏家赞誉的作品。

陈岩老师于1981年进入紫砂工艺厂先后跟随老艺人谈尧坤、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谭泉海学习雕刻。1983年跟随高级工艺师许成权和母亲高级工艺美术师李碧芳学习紫砂造型设计制作。1988年到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学习。后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学习绞泥的制作技法,把绞泥结合传统紫砂器型来做造型设计和制作。所做作品构思新颖讲究设计题材的意境和造型相结合,文雅又不失实用性。2014年在北京清华美院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高研班担任吕尧臣、吕俊杰清华美院全国艺术理论与工艺美术创作专项研修班助教并被评为优秀助教。2018年5月应邀去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孔子学院做宜兴紫砂陶的学术交流和现场演示活动。

经过三十多年来的历练,在传承紫砂自明清来的全手工手法和技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创作风格,运用绞泥的制作手法结合造型设计出有自己风格的原创作品。注重造型和装饰的变化,强调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构思又不乏有新的意蕴,在制作上力求用传统全手工诠释。作品深受壶艺收藏家赞誉。一把把奇思妙想的壶,一件件源于传统而超脱传统的作品,将陈岩带到一个全新的殿堂,他继续着他的创新,继续着他的自然表现,也沉淀着他对紫砂的领悟和思考。

陈岩师承标题

陈岩的母亲是制壶名家李碧芳,师承当代“紫砂花器巨匠”朱可心先生,培养出了蒋彦、葛陶中、吴鸣等优秀的弟子,是一位技艺高超而又品德优秀的陶艺家。生活中的李碧芳平易近人、处事谦和,但关乎工作、关乎紫砂艺术的事情都是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的。

陈岩学做紫砂进门第一件事就是学习打身筒,打泥条。母亲李碧芳给陈岩安排的任务是一天打三十个身筒,为了让陈岩能够准确掌握制壶的力度、角度和运行手势,母亲几乎是手把手地教他。

从传统的仿古壶、石瓢壶等开始,练习做造型,做壶是要硬生生“坐”的,陈岩对制壶越做越有劲头,越做越得心应手,一天一坐就是好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制壶让原本暴躁的他安下心来,变得安静、沉稳。

紫砂名家陈岩的师傅国大师谭泉海 紫砂名家陈岩的恩师国大师吕尧臣

陈岩1981年进入紫砂工艺厂先后跟随老艺人谈尧坤、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谭泉海学习雕刻。1988年2月受紫砂厂指派赴北京中央工艺美院学习陶瓷造型设计,后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学习绞泥的制作技法,使作品在传统紫砂的基础上增加了绞泥的装饰,更加充分的把装饰和造型的创新作有机的结合,从而充分运用紫砂的优良特性来做造型设计和制作。

“我是81年进的紫砂工艺厂,那时候还是国营制的,82年开始变成合同制,我的师父是老艺人谈尧坤。我跟着谈尧坤学刻字,刻字刻了两年,然后我再转到谭泉海门下,我在84年开始做壶,跟我母亲李碧芳做壶……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

“我呢,什么都做,包括方的、圆的、花的,因为我母亲是朱可心的徒弟,筋纹器我都做,每种都学,我都会去做、去尝试,不会刻意为了做什么而做什么。不像有的只做传统,我传统也做,创新也创,我的创新永远不脱离传统,就是既要传统,又要很好用的一把壶。假如我觉得壶创新了,不能使用,那我为什么做紫砂壶呢?紫砂壶的意义就是去用,我要做的壶一定是能用的。”

“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也需要经过作者的立意创新,反复推敲,使紫砂壶制作的越加完善。紫砂壶经过艺人的创造赋予的灵魂,在品读紫砂文化底蕴,都能深深地体会出创作者赋予的深层含义,紫砂壶不在大小繁简,只要有魂则灵。”

陈岩获奖荣誉和专利标题
陈岩获奖荣誉和专利

陈岩老师设计制作的部分作品曾登载的书籍和专利作品:

1985年 香港锦锋出版的《壶锦》登载:六方掇球;
1986年 《古今名壶集》登载:君方壶,仲芳圆壶;
1987年 《壶艺魂宝》登载:腾欢壶、仲 方圆壶;
1988年 香港茶具文物管策划的《紫砂春华》登载:方井壶;
1989年 《壶锦》续集登载:果福壶、五福临盈壶、圆圆壶;
1991年 新《壶锦》登载:乐陶陶、曲线提梁壶、乘风破浪壶、博古如意壶;
1991年 台湾茶与艺术杂志社出版的《紫砂陶》登载:博古如意、萌芽壶、提裙壶;
1992年 《壶锦—当代艺术珍品》登载:乐菱壶、醉翁壶、菱花僧帽壶;
《柿柿如意》 获专利(专利号:ZL 2017 3 0043660.2);
《冰清玉洁》 获专利(专利号:ZL 2017 3 0043661.7)。

陈岩荣获第六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金奖 陈岩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百花奖金奖 陈岩荣获第五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奖 陈岩《冰清玉洁》获国家外观设计专利 陈岩《柿柿如意》获国家外观设计专利 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 鉴于陈岩在推广宜兴紫砂壶和中国茶文化的展示中取得的杰出成就特颁发证书1 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 鉴于陈岩在推广宜兴紫砂壶和中国茶文化的展示中取得的杰出成就特颁发证书2
陈岩介绍标题

传统和创新并不矛盾。传统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传统的升华,二者是缺一不可,相互共存,是手心手背的关系。创新都是站在传统的基础上,我们以前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缺乏传统基础的创新是飘渺的,是虚浮的。

创新不能乱创,天马行空地瞎创造,你说是么?创新作品继承的还是经典,因为经典的造型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不但高度提炼总结前人精华,更体现大众审美趣味。离开这些,就谈不上创新创造,咱不能做一把四不像的东西,这肯定不合适。要用自己对紫砂的理解、生活中灵感的收集、思考的积累,在传统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创意设计出自己风格的茶壶来。

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也需要经过作者的立意创新,反复推敲,使紫砂壶制作的越加完善。紫砂壶经过艺人的创造赋予的灵魂,在品读紫砂文化底蕴,都能深深地体会出创作者赋予的深层含义,紫砂壶不在大小繁简,只要有魂则灵。

一把壶从矿石开采到泥料加工,再到制壶人手中打泥片拍身筒成型、烧制,一把壶上花了多少功夫?制壶人多年潜心创作,反复研究才有今天的好作品,吕尧臣大师说“功在壶外”,一把壶里藏着艺人许多心血。在衡量紫砂壶艺的标准中,使用功能是第一位的,尔后再讲究泥料的优劣、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造型的形、神、气、态等艺术审美因素。我在创作时,不仅考虑了其艺术功能,在使用功能上也十分重视,出水是否流畅,提握是否方便都是我考虑的内容。

紫砂壶的生命是活的,不像瓷器一般作为摆件,紫砂的魅力更体现在功用方面,越用越美丽,越用越生动,日复一日养护使用,紫砂的生命渐渐苏醒。壶里壶外都有故事。壶身包浆,光泽细腻,壶和人具有交流感情。这即是文化认同,是扎根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东西,紫砂朴素古雅,无媚颜,它的美是含蓄之美,符合中国人的心理和审美倾向。

陈岩老师在创作紫砂壶

此壶创作于2019年,壶身扁圆,把、流线条流畅,与壶身形成一种完整的流线感。嵌盖,壶盖上雕塑一只水牛为壶钮,仿佛一只水牛卧于磐石上休憩。水牛做的极为精细,肌肉纹路清晰有序,身躯精瘦不肥,形体强壮有力,五官清晰可见,头微微昂起,精神焕发。

壶身采原矿段泥制成,泥色温润典雅,古朴大气,紫泥作把、流,设计精巧,寓意美好,无论是实用性还是收藏,都很有价值,不容错过!

陈岩拍卖标题

对于灵感的收集、思考的积累,陈岩一刻也没有停置,他对紫砂的特殊领悟,也是一种理念——用自然中的现象、生活中的细节构造出别有一番味道的茶壶。

陈岩擅长在传统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构思新颖而造型别致。文雅又不失实用性,作品深受壶艺收藏家赞誉。一把把奇思妙想的壶,一件件源于传统而超脱传统的作品,沉淀着他对紫砂的领悟和思考。

陈岩紫砂壶拍卖行情 陈岩紫砂壶拍卖行情 陈岩紫砂壶拍卖行情
陈岩紫砂名家风采
陈岩和母亲李碧芳合影 陈岩老师勤学苦练壶艺 陈岩老师钻研壶艺 母亲李碧芳指导陈岩老师制壶 陈岩老师在制壶 陈岩老师在创作中 陈岩老师做客淘壶人交流紫砂艺术 陈岩老师与恩师谭泉海以及同学合影 陈岩老师和恩师谭泉海大师合影 陈岩老师与恩师吕尧臣大师合影 陈岩老师在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艺术交流活动 陈岩老师在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 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鉴于陈岩老师在推广宜兴紫砂壶和中国茶文化的展示中取得的杰出成就特颁发证书
淘壶人在线客服
客服 菲菲 筱雅 小清 一帆 张莉 夏汐
热线电话 18501662999 18602115069 13918402817 13761358608 13761381072 13524125257
客服微信

客服 宋平 叶蕾  
热线电话 13761839361 18501671666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