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昌鸿出生于1937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955年10月,李昌鸿与夫人沈蘧华一同考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工艺班,均为顾景舟在紫砂工艺厂的第一代入室弟子。1958年起,李昌鸿任紫砂工艺厂技术辅导、车间主任、技术科长、副厂长、总工艺美术师、鸿成公司总经理、昌华公司董事长,58年来,让他熟知了紫砂生产工艺的全过程。
  •   1984年,由李昌鸿设计、沈蘧华制作的《九头竹简茶具》荣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开创了当代中国紫砂在国际上荣获大奖的先河;1986年,李昌鸿的作品《丙寅大吉》组壶(合作)获得全国陶艺评比一等奖;2001年,李昌鸿创作的《青玉四方》茶具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02年,李昌鸿的新作《母与子》方壶获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华艺杯"银奖,《一衡茶具》(九件)获中国轻工联合会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先后20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银一等奖,李昌鸿在中国紫砂界享有了"获奖大户"的美誉。
  •   在工作之余,李昌鸿喜欢习字作画,钻研紫砂理论,培育新人,传授技艺。早期,李昌鸿与顾景舟、徐秀棠合编《宜兴紫砂珍赏》,与唐伯年、叶龙耕合编《宜兴紫砂茶具实用功能的研究》等多部书籍;1991年,李昌鸿合作起草的《紫砂陶标准》、《紫砂高温乳白釉制品》论文分获全国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李昌鸿撰写的论文《紫砂茶具实用功能研究》(合作)获全国硅酸盐理论学术研讨论文二等奖;2002年,李昌鸿编写的《紫田耕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记载了他与夫人沈蘧华女士从艺的主要创作精品及理论研究,对后人的学习很有启发。
  •   鉴于李昌鸿对紫砂作出的突出贡献,其业绩载入英国剑桥1997年名人录和国际名人录;1989年被授予"高级工艺美术师";2000年被江苏省政府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后又被授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2010年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得主。
  •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8岁拜名师学艺。三十年代后期至上海制壶仿古。54年进入宜兴蜀山陶业合作社。56年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带徒徐汉棠、高海庚、李昌鸿、沈遽华、束凤英、吴群祥等人。他在壶艺上的成就极高,技巧精湛,且取材甚广。可说是近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所享的声誉可媲美明代的时大彬,世称"一代宗师"、"壶艺泰斗"。
  •   李昌鸿1955年10月1日,他考入当时的工艺学习班,师从一代紫砂大师顾景舟先生,三年后正式满师。"先生给人印象最深刻之处就是治艺严谨,要求每做一件事都不能马虎,而先生最擅长的文人派作品,讲究装饰简练、形制端庄、造型敦厚。"三年学徒生活给李昌鸿打下了坚实的工艺功底,从先生那里传承而来的文人气质,使他的紫砂壶蕴含了极为内敛的文化底蕴。
  •   李昌鸿说,他热爱研究紫砂文化,与恩师顾景舟的教导分不开。"他曾经这样对我说:昌鸿,你们这辈是有点文化的学生,你别看紫砂单纯,它可博大精深,你们这一辈人要好好学习、研究,做点紫砂文章,从'匠'中摆脱出来。恩师希望他发扬紫砂文化,不要做仅仅会制壶的工匠。这句话李昌鸿记了一辈子,如今,他也这样要求他的弟子们。"
  •   李昌鸿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早已达成恩师期盼。宜兴市紫砂博物馆馆长时顺华这样评价李昌鸿:他勤奋笃学,博采众长,在继承中创新,在探索中求变。他兼容书法、绘画、篆刻、治印于一体,从形式和内容上赋予每件作品不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李氏风格,其作品高雅精美、气韵生动,散发着强烈的艺术魅力。
  •   这套"竹简茶具"以巧妙的艺术构思,朴实大度的造型设计,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集茶文化、陶文化、书法、篆刻文化及实用、欣赏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受到了国外艺术家的高度赞赏,一举荣获博览会金质奖。这是新中国成立至今,宜兴紫砂荣获的国际最高奖项。
  •   随后,李昌鸿以唐诗、宋词、元曲、明画、清说为理念设计了一套"五朝文化组壶",充分展示了紫砂兼容并蓄的博大气度。他借青铜造型,以红山文化的玉鱼、玉龙为壶嘴和壶把,以良渚文化的玉琮为壶镝,以金文、甲骨文、篆书的诗词为装饰设计了一把《青玉四方壶》。他和妻子沈蘧华,与著名的禅学画家月照上人联袂合作的"奥运之壶",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中的茶文化、陶文化、书法、篆刻、艺术造型于一体,赠送给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这把代表着中国人民深厚情谊的珍贵艺术品,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奥运大家庭友谊的见证,承载着中国人民的友情传递到了世界各个角落。
  •   在恩师顾景舟的指导下,李昌鸿刻苦自勤,勤奋笃学,博采众长,继承中创新,在探索中求变,其作品高雅精美,气韵生动。所有"文人流派"的弟子继承的精髓,是把文化放入工艺美术作品中,讲究作品的文化韵味。对于紫砂壶艺文化的理论研究,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李昌鸿大师讲究理论的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并不是期望仅仅留下一个壶而已。"他认为,所有可继承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工艺美术的文化遗产,单单遗留作品只能显示工匠技能的高超,一些制作方式方法却在历史长河中被逐渐遗忘。因此,他并不是想做被记住的"工匠",而是要把自己的制作方式方法、紫砂理论知识以及积集的智慧留给后人。为此,这位古稀老者把自己毕生研究汇集成一本《宜兴紫砂工艺手册》,把紫砂艺术的理论知识记录下来传留后人。
  •   数十年来,李昌鸿大师在紫砂理论研究方面颇多建树,在业内堪称首屈一指。他与顾景舟大师、徐秀棠大师合作的《宜兴紫砂珍赏》一书,其中大量的草图和论述都出于他的手笔。中科院自然科学研究所编纂的一部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其中《陶瓷卷——紫砂篇》请他鼎力承担。他合作起草的《紫砂陶标准》、《紫砂高温乳白釉制品》论文分获全国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撰写的论文《紫砂茶具实用功能研究》(合作)获全国硅酸盐理论学术研讨论文二等奖。2002年编写《紫田耕陶》,记载了自己和夫人沈蘧华女士从艺的主要创作精品及理论研究。他先后发表了三十余篇有关紫砂艺术研究的论文,理论功底扎实,引经索典,论据确切,且均有独到见解,对推动宜兴紫砂文化的研究和紫砂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昌鸿先生
李昌鸿大师与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曹可凡程十发杨佐渝
李昌鸿大师在专心制壶
李昌鸿、沈邃华拜访恩师顾景舟大师
李昌鸿、沈遽华紫砂艺术馆宜兴开馆
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参观李昌鸿紫砂艺术馆
李昌鸿大师与紫砂爱好者交流
徐悲鸿艺术委员会聘请大师李昌鸿任委员会理事
李昌鸿大师
李昌鸿大师与月照上人在合作设计的一款大型曼生提梁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昌鸿先生向弟子传授制壶技艺
李昌鸿大师在中外首工美术馆里进行紫砂讲座
  •     在紫砂界有很多传奇。李昌鸿与沈蘧华这对大师伉俪的紫砂情缘,无疑又为其中添上了极为绮丽的一笔。他们从风华正茂的年纪同时进入紫砂工艺厂拜在大师顾景舟门下学艺,到携手耕耘50余载成就辉煌的事业,是紫砂的"红线"把他们紧紧相牵,是共同的理想铺就了他们的艺术之路。在相互扶助、艰苦奋斗下,李昌鸿成为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沈蘧华也荣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大师伉俪的故事,传为中国紫砂艺术界的一段佳话。
  •   李昌鸿和沈蘧华,从小就在同一条街上长大。虽然他们都不是出身陶艺世家,但是他们出生在蜀山,自幼在陶文化的世界里受到熏陶,而与生俱来的艺术禀赋,也在冥冥中促使他们向紫砂艺术的世界一步步靠拢。
  •   1955年9月,为吸收新鲜血液,促进紫砂陶业繁荣兴旺,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工艺学习班"公布了招生通知,30多名有志于紫砂陶艺的青年报名应考。这其中,18岁的李昌鸿和16岁的沈蘧华与其他24名青年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了新中国紫砂艺术厂的首批学员。李昌鸿自幼聪颖好学,有绘画天赋,并对艺术有执著的热爱。上学期间,他还曾师从徐悲鸿的学生、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杨建侯学习绘画,为今后的紫砂艺术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沈蘧华心灵手巧、聪慧上进。她理解能力强,接受程度快,立志要做一个紫砂工艺的多面手,将历史上著名的紫砂女艺人杨凤年视为心目中的偶像。当时,这两位充满理想的青年,因共同的追求走上了紫砂艺术的道路。他们以优异的成绩进厂,又经几位老艺人点将,共同被大师顾景舟选中,拜在其门下学艺。
  •   在共同学艺的过程中,他们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满师后担任"技术小辅导"时,他们也常在一起交流工作体会……在艺术探索的心有灵犀中,李昌鸿与沈蘧华产生了感情,紫砂成为他们携手人生的"红娘"。有情人终成眷属。在生活中他们是互敬互爱的夫妻,在紫砂艺术的天地里,他们是一对齐飞的比翼鸟。在他们的创作生涯中,经常互相商讨、交流创作意图和设计样稿,并共同创制新作,夫妇联袂,精品迭现,屡获国内外大奖,作品被各国博物馆、藏家广泛收藏。
  •   他们深入研究经典名壶,仿制佳作,体悟传统精神;他们从古代技艺中获得启发,从上世纪50年代便开始进行紫砂绞泥装饰的探索,创作成果得到专家学者的赞许,作品被选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为紫砂艺苑培育了一株新的奇葩;他们注重将"文化因子"注入到紫砂壶艺的创作中,将历史文化与艺术相结合,创作"竹简茶具"、"五朝文化组壶"等,使人们在把玩艺术品的同时,寻味深厚的文化意蕴;他们将诗情画意、文人风骨融入作品,并用奇趣和想象画龙点睛,使紫砂艺术品更可亲近,更可玩味,更加鲜活与灵动……
思源
紫砂壶思源
作者:李昌鸿 编号:027601
泥料:原矿底槽清 容量:620CC
井栏
紫砂壶井栏
作者:李昌鸿 编号:027602
泥料:原矿紫泥 容量:700CC
菱花掇钟
紫砂壶菱花掇钟
作者:李昌鸿 编号:027603
泥料:原矿底槽清 容量:520CC

满意度投诉电话:18626398938 汪洋 或 拨打热线电话:400-0510-570转3号线